《跨山海》⑦|古代年轻人的迷茫,都被他写尽了
幼年丧父,家境贫寒;中年丧妻,多次落第,仕途坎坷;晚年丧子,贫病交加,颠沛流离,怎一个苦字了得?
幼年丧父,家境贫寒;中年丧妻,多次落第,仕途坎坷;晚年丧子,贫病交加,颠沛流离,怎一个苦字了得?
“提到颜真卿,你只知道他是‘楷书四大家’?抖音博主穆糖纯却说,他更是让苏轼、欧阳修当迷弟、岳飞苦苦崇拜的‘文武全才’—— 安史之乱里他暗募壮汉抗叛,家族二十余口为忠殉难,晚年 70 岁明知是死仍遵旨劝降。而那篇涂涂改改的《祭侄文稿》,写不尽的不是笔墨,是满门忠
士兵们期盼着朝廷的稿赏和热饭,但京兆尹王翃却只提供了粗茶淡饭。这一刻的冷遇,不仅寒了将士们的心,更将大唐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——泾原兵变爆发,德宗皇帝仓皇出逃奉天。
大历七年(公元772年)秋,幽州节度使朱希彩为部下孔目官李怀瑗所杀,种将士共同拥立经略副使朱泚为留后。同年十月,朝廷任命朱泚为检校左散骑常侍、幽州卢龙节度等使、幽州长史兼御史大夫,赐爵怀宁郡王。
当年他带着秦军扫平六国,把文字、尺子、马车轱辘都改成一样的,这份“把天下拧成一股绳”的心思,连修陵墓都藏不住。
在唐朝历史上,有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物,他原本只是淮西节度使麾下的一员武将,却凭借平定梁崇义叛乱的战功,被唐德宗提拔为节度使,成为手握一方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。然而,他对朝廷的封赏并不满意,心怀怨望,最终举兵反叛,还自封皇帝,过了一把“皇帝瘾”。这个人,就是李希烈。
元载(协助唐代宗铲除李辅国和鱼朝恩两个权宦,深得皇帝宠信。大历十二年(777年)三月二十八日,有人举报元载和王缙在夜晚设醮,图谋不轨,元载服罪,于同日被赐自尽。在被赐死前,他对来赐死他的官员说:“愿得快死!”那名官员说:“相公须受少污辱,勿怪!”然后把脏袜子塞
唐朝中叶以后,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,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。藩是保卫,镇指军镇。封建朝廷设置军镇,本为保卫自身安全,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,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。
咱们先掰开这句诗瞧瞧。这话是谭嗣同说的,听着就带股子横竖不怕的劲儿。横刀向天笑,那是刀架脖子上还能笑出来的气魄;去留肝胆两昆仑,说的是走的人留的人都是一般重的英雄胆色,像昆仑山似的压得住天地。历史上能扛得起这两句诗的人,得符合三条:第一,真把命豁出去过;第二,